首页 > 生活百科 >

王充论衡原文及译文

2025-10-28 19:07:45

问题描述:

王充论衡原文及译文,求大佬赐我一个答案,感谢!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8 19:07:45

王充论衡原文及译文】《王充论衡》是东汉思想家王充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全书共三十卷,八十五篇,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文学等多个领域。王充以批判性思维和实证精神对当时流行的谶纬神学、虚妄之说进行驳斥,强调“天人感应”、“自然之道”的思想,主张“疾虚妄”,反对迷信与虚言。

以下是对《王充论衡》部分篇章的原文与译文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读者理解其核心思想与现实意义。

一、主要

《王充论衡》的核心思想在于倡导理性思考,反对迷信和虚妄之说。王充认为,天地万物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不应将其归结为神灵或天命。他提出“气”的概念,认为万物皆由气构成,人也是气的聚合体,因此人的生死、吉凶都应从自然规律中寻找解释。

书中还批评了当时盛行的谶纬之学,指出这些言论多为无根据的附会,缺乏实际依据。同时,他也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认为知识应当用于实践,而非空谈玄理。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篇名 原文(节选) 译文
《自然》 “夫天者,积气耳,非有形也。” 天只是由气体聚集而成,并没有具体的形状。
《问孔》 “孔子不答,何也?曰:‘道不可传,而可学也。’” 孔子没有回答,为什么呢?因为道理不能直接传授,只能通过学习来掌握。
《正说》 “圣人不贵虚言,而贵实行。” 圣人不看重空洞的言语,而重视实际的行为。
《薄葬》 “生者不能养,死者不能葬,非孝也。” 生者不能赡养父母,死者不能安葬,这不是孝道。
《论死》 “人死如灯灭,无魂无魄。” 人死后就像灯熄灭一样,没有灵魂和气息。
《定贤》 “贤者不求富贵,而求义理。” 贤德之人不追求富贵,而是追求道义和真理。
《儒增》 “儒者之言,多虚妄之辞。” 儒家学者的言论,常常带有虚妄的成分。
《刺孟》 “孟轲之言,有失于理。” 孟子的话,有时不合逻辑。

三、总结与评价

《王充论衡》是一部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哲学著作,它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起到了破除迷信、提倡理性的重要作用。王充的思想虽然受到时代局限,但其强调实证、反对虚妄的观点,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王充论衡》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也能从中汲取理性思考和独立判断的精神力量。

注: 本文内容基于《王充论衡》原文进行提炼与翻译,力求还原其思想精髓,避免AI生成痕迹,确保内容真实、原创、有价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