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中有资格授大将衔的有哪几位】在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大规模授衔时,共授予了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175位中将和802位少将。其中,“大将”是仅次于“元帅”的高级军衔,象征着极高的军事贡献和历史地位。
然而,在实际授衔过程中,一些原本被认为有资格获得大将衔的将领,最终被授予了上将军衔。这些人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赫赫战功,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他们是否应该被授予更高军衔,一直是后人讨论的话题。
以下是对“开国上将中有资格授大将衔的有哪几位”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列出相关人物及其主要事迹与授衔情况。
一、总结
在1955年授衔时,部分上将因种种原因未被授予大将衔,但他们在革命斗争中的表现、职务、战功等方面均具备授大将的条件。这些将领大多在红军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或在关键战役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尽管当时授衔标准较为严格,但根据历史资料和后来的评价,以下几位开国上将确实具备授大将衔的资格。
二、表格:开国上将中有资格授大将衔的几位
| 序号 | 姓名 | 出生年份 | 授衔时间 | 授衔级别 | 主要事迹与理由 |
| 1 | 李克农 | 1899 | 1955 | 上将 | 长期从事情报工作,为革命胜利提供重要支持,曾任中央军委秘书长。 |
| 2 | 罗瑞卿 | 1906 | 1955 | 上将 | 参与长征、抗战、解放战争,历任公安部长、国防部副部长等职,贡献突出。 |
| 3 | 谭政 | 1906 | 1955 | 上将 | 毛泽东的秘书,长期从事政治工作,参与多次重大战役,军事理论贡献显著。 |
| 4 | 黄永胜 | 1911 | 1955 | 上将 | 解放战争期间指挥多场关键战役,曾获“战斗英雄”称号,战绩突出。 |
| 5 | 许世友 | 1905 | 1955 | 上将 | 战斗力强,曾在长征、抗日、解放战争中屡建奇功,被誉为“猛将”。 |
| 6 | 彭德怀 | 1898 | 1955 | 元帅 | 实际上是元帅,但因其军事才能和贡献,若按大将标准可评为大将。 |
| 7 | 张云逸 | 1893 | 1955 | 大将 | 实际上是大将,但此处列作参考,因其资历深厚,贡献卓越。 |
> 注:彭德怀虽被授元帅,但在某些历史评价中,他的军事成就和贡献足以匹配大将甚至元帅级别;张云逸则实为大将,故在此作为参考。
三、结语
虽然1955年的授衔结果已成定局,但对部分开国上将是否应被授予大将衔的讨论从未停止。从历史背景、个人贡献和职务来看,上述几位上将确实具备大将级别的资格。他们的事迹不仅体现了革命精神,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
在今天看来,这些将领的英勇与智慧,值得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和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