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公约是哪一年生效的】《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简称CBD)是国际社会为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以及公平分享遗传资源利益而制定的重要国际法律文件。它在推动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相关信息,以下是对该公约的简要总结,并附上相关数据表格。
一、总结内容
《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2年6月5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地球峰会”上通过,随后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该公约是国际社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达成的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协议,旨在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目标。
截至目前,已有196个缔约国加入该公约,表明其在全球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地位。公约的核心目标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以及公平分享遗传资源的利益。
此外,《生物多样性公约》还促进了《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和《名古屋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议定书》等补充文件的制定,进一步完善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
二、相关信息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公约名称 | 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 |
| 通过时间 | 1992年6月5日 |
| 生效时间 | 1993年12月29日 |
| 会议地点 | 巴西里约热内卢(地球峰会) |
| 缔约国数量(截至2024年) | 196个 |
| 核心目标 | 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公平分享遗传资源利益 |
| 相关议定书 | 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2000年)、名古屋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议定书(2010年)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生物多样性公约》不仅是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法律基础,也为各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合作提供了框架和指导。随着全球生态问题的日益严峻,该公约的作用也愈发凸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