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力行是不是成语】“身体力行”是一个常见的词语,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不仅在口头上表达想法,更在行动上加以实践。那么,“身体力行”是否是一个成语呢?下面我们从定义、来源和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身体力行”虽然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但严格来说,它并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成语。成语通常是四字结构,具有固定意义,且多源于古代文献或典故。而“身体力行”是由两个动词短语组成:“身”与“体”表示人的整体,“力”与“行”表示努力去做,整体意思是“亲身实践”。
尽管“身体力行”在日常语言中经常被当作成语使用,甚至在一些词典中被标注为成语,但从严格的语言学角度来看,它更接近于一个固定短语或四字词语,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成语。
此外,“身体力行”最早出现在《礼记·大学》中,原文是“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虽然没有直接出现“身体力行”,但其精神与“身体力行”高度一致,体现了儒家强调的实践精神。
因此,可以说“身体力行”具有一定的文化渊源和规范性,但在语言学分类上仍需谨慎对待。
二、表格对比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是否成语 |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语,更多是四字固定短语 |
| 结构 | 四字结构,由“身”“体”“力”“行”组成 |
| 来源 | 源自儒家思想,常见于《礼记》等经典文献 |
| 含义 | 指亲自实践、努力去做,强调言行一致 |
| 使用频率 | 高,常用于书面语和正式场合 |
| 词典收录 | 部分词典将其列为成语,但学术界多视为固定短语 |
| 语法功能 | 可作谓语、状语,如“他身体力行地践行环保理念” |
三、结语
综上所述,“身体力行”虽然在日常使用中常被当作成语,但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它更偏向于一个固定短语或四字词语。它的含义明确、结构稳定,具有较强的文化内涵和实用性,值得在写作和表达中灵活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