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厉而内荏释义】“色厉而内荏”是一个出自《论语·阳货》的成语,原句为:“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意思是外表强硬、态度严厉,内心却虚弱、胆怯。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厉害、很强势,实际上内心却很软弱、缺乏底气。
这个成语在现代多用于批评那些外强中干、虚张声势的人,尤其在职场、人际交往或政治场合中较为常见。
“色厉而内荏”强调的是表里不一的现象,即外表坚强,内心脆弱。它不仅是一种性格特征,也是一种行为表现。这种人在面对压力时容易暴露弱点,难以真正承担重任。因此,在生活中应注重内外一致,增强内在实力,避免只靠表面来掩饰不足。
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色厉而内荏 |
| 出处 | 《论语·阳货》 |
| 字面意思 | 外表强硬,内心虚弱 |
| 引申含义 | 表里不一、外强中干、虚张声势 |
| 使用场景 | 批评他人或自我反思时使用,常见于职场、人际关系、政治等领域 |
| 近义词 | 外强中干、装腔作势、纸老虎 |
| 反义词 | 表里如一、刚柔并济、内刚外柔 |
| 现代应用 | 用于形容某些人缺乏自信、靠表面气势掩盖内心的胆怯 |
| 建议 | 应注重内在修养,做到内外统一,增强自身实力 |
通过理解“色厉而内荏”的含义,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避免被表象迷惑,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