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学困生帮扶工作总结】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针对六年级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我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并在日常教学中不断调整和优化,力求帮助这些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成绩。现将本学期的帮扶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帮扶工作概述
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关键时期,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同时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当、缺乏学习动力等原因,出现了学习困难的情况。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帮扶工作:
1. 深入了解学困生情况:通过家访、谈话、作业分析等方式,全面了解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状态及家庭背景。
2. 制定个性化帮扶计划:根据每位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和辅导策略。
3. 加强课堂关注与课后辅导:在课堂上给予更多关注,在课后安排个别辅导或小组合作学习。
4. 激发学习兴趣与自信心:通过鼓励、表扬、设置小目标等方式,逐步增强学困生的学习动力。
二、帮扶成效总结
| 学生姓名 | 原始成绩(期末) | 帮扶前问题 | 帮扶措施 | 帮扶后成绩(期末) | 成效评价 |
| 张小明 | 58分 | 基础差,注意力不集中 | 每日课后辅导10分钟,布置基础练习题 | 72分 | 注意力明显提升,成绩进步显著 |
| 李小红 | 62分 | 自信心不足,怕提问 | 鼓励其参与课堂互动,设立小目标奖励机制 | 79分 | 积极性提高,能主动回答问题 |
| 王志强 | 55分 | 学习方法不当,作业完成质量低 | 一对一指导学习方法,定期检查作业 | 68分 | 作业质量明显改善,学习态度转变 |
| 赵晓琳 | 60分 | 家庭教育缺失,缺乏监督 | 与家长沟通,建立家校联系机制 | 75分 | 家长配合度提高,学习自觉性增强 |
三、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
尽管本学期的帮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
1. 时间精力有限:面对多个学困生,难以做到全方位、全天候的关注与辅导。
2. 学生个体差异大:不同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接受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帮扶效果不均衡。
3. 家校沟通不够深入: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重视程度不高,影响了帮扶工作的持续性。
针对以上问题,今后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 加强教师之间的协作,形成帮扶合力;
- 推动家校共育,提升家长的教育意识和参与度;
- 进一步优化帮扶方式,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发展。
四、结语
六年级学困生的帮扶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任务,需要教师有耐心、有恒心、有责任心。通过本学期的努力,我们看到了部分学生的进步与成长,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以关爱学生、服务学生为宗旨,不断探索更有效的帮扶策略,助力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