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保金如何计算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简称“残保金”)是国家为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而设立的一项政策性基金。用人单位在招用残疾人比例未达到规定标准时,需按年度缴纳一定金额的残保金。以下是对残保金计算与缴纳方式的总结。
一、残保金的基本概念
残保金是由用人单位缴纳的一种财政性资金,用于支持残疾人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和福利设施建设等。其征收对象为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
二、残保金的计算方式
残保金的计算公式如下:
> 应缴残保金 = 上年度单位职工平均人数 × 残疾人就业比例标准 - 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 × 平均工资基数
其中:
- 上年度单位职工平均人数:指上一年度单位实际在岗职工的平均人数。
- 残疾人就业比例标准:全国统一为1.5%(部分地区可能有调整,以当地政策为准)。
- 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指单位当年实际安置的残疾职工人数。
- 平均工资基数:一般按照上年度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
三、残保金的缴纳流程
1. 申报登记
用人单位需在每年规定时间内向当地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申报本单位职工人数、残疾职工人数及工资情况。
2. 审核确认
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确定是否符合减免或应缴条件。
3. 缴纳费用
审核通过后,用人单位需在规定期限内将应缴残保金缴入指定账户。
4. 开具票据
缴费完成后,可凭缴费凭证办理相关手续或作为财务报销依据。
四、残保金的优惠政策
部分地区对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给予减免或奖励,如:
- 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可享受税收优惠;
- 小微企业在一定范围内可免征残保金;
- 吸纳残疾人就业达到一定数量的企业,可获得财政补贴。
五、残保金计算示例(表格)
| 项目 | 数值 | 
| 上年度单位职工平均人数 | 200人 | 
| 残疾人就业比例标准 | 1.5% | 
| 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 | 2人 | 
| 平均工资基数 | 6000元/月 | 
| 应缴残保金 | (200 × 1.5%) - 2 = 1人 1 × 6000 × 12 = 72,000元 | 
六、注意事项
- 各地政策可能存在差异,建议及时咨询当地残联或税务部门;
- 残保金缴纳情况会影响企业信用记录,务必按时足额缴纳;
- 若有疑问,可申请政策咨询或提交书面说明。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残保金的计算与缴纳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工作,用人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履行缴纳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