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的由来】雷峰塔,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的南岸,是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核心景观。其历史悠久,与白蛇传的传说紧密相连,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与民间文化的重要象征。
一、
雷峰塔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原为吴越国王钱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而建。初名“黄妃塔”,后因坐落于雷峰山(又名宝石山)上,故得名“雷峰塔”。该塔在历史上多次毁损,现存建筑为2002年重建。
雷峰塔最著名的是与《白蛇传》中“白娘子被镇压在雷峰塔下”的传说相关,这一故事使雷峰塔成为爱情与忠贞的象征。此外,雷峰塔也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曾多次作为宗教活动场所。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名称 | 雷峰塔 |
| 位置 | 杭州市西湖区南岸,雷峰山(又称宝石山)上 |
| 建造时间 | 初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现塔为2002年重建 |
| 原名 | 黄妃塔 |
| 得名原因 | 因位于雷峰山(又名宝石山)上 |
| 建筑风格 | 仿唐宋风格,七层楼阁式塔 |
| 历史意义 | 佛教文化象征,曾为供奉佛舍利之地;与《白蛇传》传说密切相关 |
| 文化影响 | 成为爱情故事的象征,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核心景点 |
| 现状 | 现存为2002年重建,保留了原有结构与文化内涵 |
雷峰塔不仅是一座古塔,更是一部活的历史书,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记忆与民间传说。它的存在,让杭州的西湖增添了一份神秘与浪漫的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