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扣的国语辞典是什么】“克扣”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常用于描述在工资、报酬或资源分配中故意减少应得部分的行为。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通过《现代汉语词典》(即“国语辞典”)中的定义来进一步分析。
一、
“克扣”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从应得的款项中扣除一部分,通常指不正当或不合理地减少应得的利益。这个词语多用于描述雇主对员工工资的非法扣除,也适用于其他资源、款项的不当扣减。
该词具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常用于批评某些单位或个人在经济往来中存在不公平行为。此外,“克扣”也可以引申为在某种承诺或责任中故意少做或不做,以达到某种目的。
二、表格展示
| 词语 | 克扣 |
| 拼音 | kè kòu |
| 词性 | 动词 |
| 含义 | 从应得的款项中扣除一部分,通常指不正当或不合理地减少应得的利益 |
| 出处 | 《现代汉语词典》 |
| 用法 | 常用于描述工资、报酬、资源等的非法或不合理扣除 |
| 褒贬色彩 | 贬义 |
| 近义词 | 截留、扣除、压低、削减 |
| 反义词 | 补发、补足、全额支付 |
| 例句 | 雇主无故克扣员工工资,属于违法行为。 |
三、延伸说明
在实际生活中,“克扣”不仅限于工资问题,还可能出现在各种经济活动中。例如,一些商家可能会在顾客付款时“克扣”部分金额,或者某些机构在发放补贴时“克扣”部分资金。这些行为往往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容易引发纠纷。
因此,在使用“克扣”一词时,需注意其语境和对象,避免误用或滥用。同时,了解其在辞典中的标准解释,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与写作中更准确地表达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