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上下联怎么分左右仄起平收】在传统对联创作中,如何正确区分上下联的左右位置,以及掌握“仄起平收”的规则,是初学者常常遇到的问题。本文将从基本概念出发,结合实际例子,总结出对联上下联的分法与书写规范。
一、对联的基本结构
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通常竖写,左为上联,右为下联。其内容讲究对仗工整、意境统一、声律协调。
二、上下联的左右分法
| 分类 | 说明 |
| 左为上联,右为下联 | 在传统对联书写中,上联应写在左边,下联写在右边,这是固定的格式。 |
| 依据内容逻辑 | 上联多为描述性语句,下联则为回应或补充,形成呼应关系。 |
| 根据结尾字音调 | 一般上联以仄声结尾,下联以平声结尾(即“仄起平收”)。 |
三、什么是“仄起平收”
“仄起平收”是传统对联创作中的一项重要规则,指的是:
- 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如:仄、入声等)
- 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如:阴平、阳平)
这一规则有助于增强对联的节奏感和音乐性。
四、常见字的平仄分类(简要)
| 平声(可作下联结尾) | 仄声(可作上联结尾) |
| 一(yī)、天(tiān)、人(rén)、春(chūn) | 月(yuè)、火(huǒ)、山(shān)、风(fēng) |
| 风(fēng)、花(huā)、雨(yǔ)、雪(xuě) | 石(shí)、水(shuǐ)、日(rì)、夜(yè) |
| 花(huā)、鸟(niǎo)、光(guāng)、明(míng) | 木(mù)、火(huǒ)、金(jīn)、土(tǔ) |
> 注:以上仅为示例,具体平仄需根据古汉语发音判断,现代普通话中部分字已无入声。
五、举例说明
示例1:
- 上联:春风拂面暖
- 下联:秋月映心明
分析:
- “暖”为仄声(nuǎn),作为上联结尾;
- “明”为平声(míng),作为下联结尾。
示例2:
- 上联:青山不墨千秋画
- 下联:流水无弦万古琴
分析:
- “画”为仄声(huà),上联结尾;
- “琴”为平声(qín),下联结尾。
六、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上下联位置 | 左为上联,右为下联 |
| 书写顺序 | 从上到下,左先右后 |
| 结尾字要求 | 上联仄声,下联平声(仄起平收) |
| 对仗要求 | 内容对称、词性相对、结构一致 |
| 声律协调 | 平仄交替,节奏流畅 |
通过以上总结,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对联的上下联分法与“仄起平收”的运用。掌握这些基本规则,有助于提升对联创作的准确性和艺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