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铁马出自】“金戈铁马”是一个常用于形容战争场面或英雄气概的成语,其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诗词。该词最早出现在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中,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学色彩。
一、
“金戈铁马”原意是指战车与战马,象征着激烈的战争场面。该成语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其中“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一句生动描绘了古代英雄征战的雄伟气势。此成语后来被广泛用来形容英勇无畏、气势磅礴的场景,常见于文学、影视作品中。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成语名称 | 金戈铁马 |
| 出处 | 南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 原文句子 |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 字面意思 | 金制的戈,铁制的马,指代战车与战马,象征战争。 |
| 引申含义 | 形容英勇无畏、气势磅礴的英雄气概或激烈战争场面。 |
| 使用场景 | 文学、影视、演讲等场合,多用于描述英雄人物或壮阔历史事件。 |
| 作者背景 |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 |
三、延伸理解
“金戈铁马”不仅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更蕴含着一种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辛弃疾作为一位爱国将领,他的一生充满壮志未酬的感慨,而“金戈铁马”正是他心中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写照。在词中,他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对英雄精神的推崇。
通过了解“金戈铁马”的出处与内涵,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文化意义,也能从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中那种深沉的历史感与人文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