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多少岁期颐】“期颐”是一个汉语词汇,常用于形容人到了高龄,尤其在文学作品或传统礼仪中使用较多。那么,“期颐”到底是指多少岁呢?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
“期颐”一词源于古代对长寿的称谓,最早见于《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意思是说,人活到一百岁,就达到了“期颐”的阶段。这里的“期”有期待、盼望之意,“颐”则是指养、保养的意思,合起来就是“期望安养晚年”。
在现代汉语中,“期颐”通常用来形容年龄非常大的老人,尤其是百岁老人。虽然现代社会的平均寿命已大幅提高,但“期颐”仍然保留着一种文化象征意义,代表着长寿和福气。
此外,“期颐”也常出现在一些祝福语中,如“祝您福寿安康,喜迎期颐之年”,表达对长者的美好祝愿。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中文名称 | 期颐 |
| 出处 | 《礼记·曲礼上》 |
| 含义 | 指人活到一百岁,进入老年阶段,享有安养生活 |
| 用法 | 多用于文学、礼仪、祝福语中,象征长寿与福气 |
| 现代意义 | 代表百岁老人,具有文化象征意义 |
| 常见搭配 | “期颐之年”、“喜迎期颐”等 |
三、结语
“期颐”不仅是一个年龄的表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体现了古人对长寿的向往和对长辈的尊敬。虽然现代社会中“期颐”更多是象征性的说法,但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依然值得我们去了解和传承。
如果你身边有百岁老人,不妨用一句“期颐之年”来表达你的敬意与祝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