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的简介】马克西姆·高尔基(Максим Горький,1868年3月16日-1936年6月18日),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是俄国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诗人、剧作家和文学理论家。他以深刻的社会批判和对底层人民生活的描写而闻名,被誉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高尔基的作品不仅在俄国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高尔基生平简要总结
高尔基出生于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哥罗德(现称下诺夫哥罗德),童年时期家境贫寒,父亲早逝,母亲改嫁,生活十分艰难。他曾在鞋匠铺当学徒,后来做过各种体力劳动,这些经历让他对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有深刻的理解。1884年,他开始在喀山大学旁听,并逐渐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他的早期作品多以工人、流浪汉和小人物为主角,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挣扎。1901年,他发表了著名散文诗《海燕之歌》,成为革命的象征。此后,他积极参与社会运动,并多次被沙皇政府监禁或流放。
1913年,高尔基赴意大利旅行,期间创作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曲,这三部小说以自传体形式讲述了他少年时代的经历,被认为是其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1936年,高尔基在莫斯科去世,享年68岁。
高尔基主要作品一览表
作品名称 | 类型 | 发表时间 | 主题与特点 |
《童年》 | 自传体小说 | 1913年 | 描写童年生活,反映社会底层的苦难 |
《在人间》 | 自传体小说 | 1914年 | 讲述少年时期的漂泊生活 |
《我的大学》 | 自传体小说 | 1915年 | 反映青年时期的思想成长 |
《海燕之歌》 | 散文诗 | 1901年 | 象征革命精神,激励人民斗争 |
《母亲》 | 小说 | 1906年 | 第一部表现工人阶级斗争的长篇小说 |
《敌人》 | 小说 | 1901年 | 揭露资产阶级的虚伪与腐败 |
《仇敌》 | 小说 | 1906年 | 描述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冲突 |
高尔基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社会责任感,为俄国乃至世界文学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社会变革的重要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