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主标志和副标志有多少】在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为了确保安全,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标识有严格的规定。根据《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 190)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通常会使用“主标志”和“副标志”两种标识。下面将对这两种标志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数量及用途。
一、主标志
主标志是用于表示危险化学品主要危险特性的标志,每种危险品对应一种主标志。主标志共有 16 种,分别代表不同的危险类别,如爆炸品、易燃品、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等。
这些主标志包括:
序号 | 标志名称 | 类别说明 |
1 | 爆炸品 | 易爆物质 |
2 | 氧化剂 | 具有氧化性的物质 |
3 | 有机过氧化物 | 易分解或爆炸的有机化合物 |
4 | 自燃物品 | 在空气中自燃的物质 |
5 |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 | 与水反应产生可燃气体的物质 |
6 | 易燃液体 | 易燃且挥发性强的液体 |
7 | 易燃固体 | 易燃且燃烧后可能释放有害气体 |
8 | 有毒物质 | 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物质 |
9 | 毒性物质 | 与“有毒物质”类似,但更强调毒性 |
10 | 感染性物质 | 可引起人类或动物感染的物质 |
11 | 放射性物质 | 具有放射性的物质 |
12 | 腐蚀性物质 | 对皮肤、金属等有腐蚀作用 |
13 | 杂项危险物质 | 不属于以上类别的其他危险物质 |
14 | 易于自燃的物质 | 与自燃物品类似 |
15 | 未列明危险物质 | 未明确分类但具有危险性的物质 |
16 | 高温物质 | 在高温下具有危险性的物质 |
二、副标志
副标志是对主标志的补充,用于表明危险化学品的 次要危险特性 或 特定危害类型。副标志共有 11 种,主要用于标注一些特殊性质,如“不燃气体”、“酸性物质”、“碱性物质”等。
副标志包括:
序号 | 标志名称 | 类别说明 |
1 | 不燃气体 | 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
2 | 酸性物质 | 具有酸性的物质 |
3 | 碱性物质 | 具有碱性的物质 |
4 | 有机过氧化物 | 与主标志中的“有机过氧化物”重复,但用于特定情况 |
5 | 剧毒物质 | 比普通有毒物质更具危害性 |
6 | 毒性物质 | 与主标志中的“毒性物质”重复 |
7 | 腐蚀性物质 | 与主标志中的“腐蚀性物质”重复 |
8 | 感染性物质 | 与主标志中的“感染性物质”重复 |
9 | 放射性物质 | 与主标志中的“放射性物质”重复 |
10 | 未列明危险物质 | 与主标志中的“未列明危险物质”重复 |
11 | 易燃性物质 | 表示该物质具有易燃性 |
三、总结
综上所述:
- 主标志共有 16 种,用于表示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险类别;
- 副标志共有 11 种,用于补充说明次要危险特性或特定危害类型;
- 在实际应用中,主标志和副标志可以同时使用,以全面反映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和风险。
因此,危险化学品主标志和副标志共有 27 种。
类型 | 数量 | 说明 |
主标志 | 16 | 表示主要危险类别 |
副标志 | 11 | 表示次要危险特性或特殊性质 |
合计 | 27 | 主标志 + 副标志 |
如需进一步了解各类标志的具体图形和颜色标准,可参考《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 190)或相关行业规范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