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选自哪里】《白杨礼赞》是现代著名作家茅盾(原名沈德鸿)的一篇散文,创作于1941年。这篇文章以象征手法赞美了白杨树的坚韧不拔、挺拔向上,借物抒情,表达了对北方抗日军民英勇斗争精神的崇敬与歌颂。
一、文章基本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 |
文章名称 | 白杨礼赞 |
作者 | 茅盾(沈德鸿) |
创作时间 | 1941年 |
体裁 | 散文 |
主题思想 | 赞美白杨树的坚韧品格,象征抗日军民的精神 |
写作背景 | 抗日战争时期,作者通过白杨树表达对民族精神的赞颂 |
二、文章出处说明
《白杨礼赞》最初发表于1941年,收录在茅盾的散文集《见闻杂记》中。该散文集出版于1942年,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发行。因此,《白杨礼赞》的原始出处为:
- 书名:《见闻杂记》
- 出版社: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 出版时间:1942年
三、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白杨礼赞》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象征意义著称。文章通过对白杨树生长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其在恶劣条件下依然顽强生存的特性,进而引申到对人的精神品质的赞美。茅盾通过白杨树这一自然意象,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四、结语
《白杨礼赞》作为一篇经典散文,不仅展示了茅盾高超的文学造诣,也体现了他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对民族精神的深刻思考。了解其出处和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与价值。
如需进一步探讨《白杨礼赞》的语言艺术或主题思想,可继续阅读相关文学评论或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