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万籁俱寂,古代人以更鼓声划分夜晚的时光。古人将一夜分为五个时段,称为“五更”,每一更大约两小时,这种计时方式充满诗意与浪漫。
一更,黄昏已尽,夜幕初降,大约晚上七点到九点。此时,白日的喧嚣渐渐散去,人们开始享受宁静的夜晚。街巷中灯火阑珊,家家户户点燃油灯,准备进入梦乡。
二更,夜深人静,约在晚上九点至十一点。此时月亮高挂,星河璀璨,是读书人挑灯夜读的好时光。而古时守夜的更夫也在这时敲响鼓声,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三更,子时来临,约在深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这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最需要休息的时刻。传说中的鬼魅故事往往发生在这个时间段,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四更,丑时过去,约在凌晨一点至三点。大地沉睡,万物寂静,只有风声和虫鸣相伴。此时,勤劳的人们已经开始为新的一天做准备。
五更,寅时将近,约在凌晨三点至五点。东方渐白,黎明即将到来。鸟儿开始啼叫,晨光微露,预示着新一天的到来。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经不再依赖更鼓来划分夜晚。但这些古老的时间概念依然留在我们的文化记忆中,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每当提起“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总能让人感受到岁月流转中的那份安宁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