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子独不闻夫的成语】一、
“且子独不闻夫”出自《庄子·秋水》篇,原文为:“且子独不闻夫市南宜僚乎?其言也讱,其行也义。”这句话在后世被引申为一种带有讽刺意味的表达方式,常用于批评那些只知空谈而不行动的人。
虽然“且子独不闻夫”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成语,但它常与“市南宜僚”结合使用,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表达。在古代文献中,“且子独不闻夫”往往用来反问对方是否不了解某事,带有强烈的语气和逻辑上的质疑。
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这种句式属于典型的文言文结构,体现了古人说话时的委婉与含蓄。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言论与行为一致性的重视。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且子独不闻夫” |
| 出处 | 《庄子·秋水》 |
| 原文 | “且子独不闻夫市南宜僚乎?其言也讱,其行也义。” |
| 含义 | 表达一种反问语气,意为“难道你不知道吗?” |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不识事理、空谈无实 |
| 文化背景 | 反映了先秦时期对言行一致的重视 |
| 现代意义 | 虽非成语,但常作为文言文表达方式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
| 类似表达 | “汝何不知?”、“尔等岂未闻?”等 |
| 注意事项 | 不宜直接用于现代口语,需根据语境判断使用 |
三、结语
“且子独不闻夫”虽非传统意义上的成语,但在古文阅读与写作中仍具有重要价值。它不仅体现了文言文的表达特点,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这一句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中的语言风格与思想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