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释卷成语的意思】“手不释卷”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勤奋好学,喜欢读书,甚至到了舍不得放下书本的地步。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对知识的渴望,也反映出一种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手不释卷”可以用来称赞那些热爱学习、勤于阅读的人。无论是学生、学者,还是普通读者,只要他们坚持阅读、不断积累知识,都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们的学习精神。
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手不释卷 |
| 拼音 | shǒu bù shì juàn |
| 出处 | 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后人引申为“手不释卷”。 |
| 释义 | 手里总是拿着书本,形容勤奋好学,专心致志地阅读。 |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酷爱读书,即使在忙碌中也不放弃学习。 |
| 近义词 | 勤学不辍、手不释书、孜孜不倦 |
| 反义词 | 不学无术、懒惰成性、荒废学业 |
成语使用示例
- 例句1:他从小就养成了一种“手不释卷”的习惯,如今已成为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
- 例句2:在图书馆里,总能看到一个年轻人“手不释卷”,沉浸在书海之中。
- 例句3:老师表扬了那位“手不释卷”的学生,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向他学习。
总结
“手不释卷”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承载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在现代社会,信息更新迅速,唯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这个成语不仅是对个人学习态度的肯定,也是对终身学习理念的一种倡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