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什么是尸位素餐肉食者鄙

2025-11-22 12:20:51

问题描述:

什么是尸位素餐肉食者鄙,时间紧迫,求直接说步骤!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2 12:20:51

什么是尸位素餐肉食者鄙】“尸位素餐,肉食者鄙”是一句出自《左传》的古语,常被用来批评那些身居高位却无所作为、只知享乐的人。这句话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官员道德与责任的期待。

一、词语解释

词语 含义
尸位 指占据职位却不做事,如同尸体一样无用。
素餐 白吃饭,不劳而获,没有付出劳动却享受俸禄。
肉食者 原指吃肉的人,后来引申为权贵阶层,尤其是官僚。
庸俗、浅薄、缺乏远见或道德低下。

二、出处与背景

该句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原文为:“其民人不务农桑,而好游荡,尸位素餐,肉食者鄙。”意思是:百姓不务农耕,喜欢游手好闲,身居高位却无所作为,只知享乐,这些人是庸俗的。

在古代,这种现象被视为国家衰败的征兆。统治者希望官员能勤政爱民,而不是只顾个人享乐。

三、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尸位素餐,肉食者鄙”依然有现实意义:

- 对腐败与懒政的批判:讽刺那些身居要职却无所作为的官员。

- 强调责任与担当:提醒人们无论身处何位,都应尽职尽责。

- 反思社会风气:呼吁建立更公平、公正的社会机制,防止“只吃不干”的现象。

四、总结

“尸位素餐,肉食者鄙”不仅是对古代官僚的批评,也是对现代社会中某些不良现象的警示。它提醒我们:真正的价值在于贡献,而非索取;真正的地位在于责任,而非特权。

内容要点 说明
词语含义 尸位:空占职位;素餐:白吃饭;肉食者:权贵;鄙:庸俗。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
历史背景 批评不务正业、只图享乐的官员,反映古代对官德的要求。
现代意义 反思腐败、懒政、权力滥用等社会问题,倡导责任与奉献精神。
总结 真正的价值在于付出,而非索取;真正的权力应服务于人民,而非满足私欲。

通过理解“尸位素餐,肉食者鄙”,我们不仅能更好地认识历史,也能从中汲取教训,推动社会向更公正、更有责任感的方向发展。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