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田问舍基础解释是什么】“求田问舍”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三国志·陈登传》,原意是寻找田地和房屋,后用来形容人只顾个人利益,缺乏远大抱负。这个成语在现代常被用来批评那些目光短浅、只关心私利的人。
以下是对“求田问舍”的基础解释总结:
一、成语基本信息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求田问舍 |
| 出处 | 《三国志·陈登传》 |
| 拼音 | qiú tián wèn shě |
| 释义 | 指只追求个人利益,不思进取 |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 |
| 感情色彩 | 贬义 |
| 近义词 | 畏首畏尾、自私自利 |
| 反义词 | 志存高远、胸怀大志 |
二、成语来源与典故
“求田问舍”最早见于《三国志·陈登传》。故事讲的是东汉末年,刘备与许汜谈论陈登的为人。许汜说陈登“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意思是陈登只关心买田置屋,没有远大的志向。后来,这个成语便用来形容那些只顾个人利益、没有理想和抱负的人。
三、现代用法与意义
在现代,“求田问舍”多用于批评那些过于注重物质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感或人生目标的人。它强调的是一个人应该有更高的追求,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眼前的私利。
例如:
- 有些人只想着买房买车,却对社会公益漠不关心,这就是典型的“求田问舍”。
- 在职场中,如果一个人只考虑升职加薪,而不愿学习成长,也可以说是“求田问舍”。
四、使用注意事项
1. 语境适用:该成语适用于批评或讽刺某些人的行为,不宜用于正面评价。
2. 情感倾向:属于贬义词,使用时需注意语气和场合。
3. 搭配建议:可与“胸无大志”“目光短浅”等词语搭配使用,增强表达效果。
五、总结
“求田问舍”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成语,原本用于描述一个人只关注个人利益,后来演变为一种带有强烈贬义的表达方式。它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注重精神层面的提升和远大目标的设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