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班级心理辅导记录表怎么填内容包括辅导内容辅导目标】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班级心理辅导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提升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为了规范心理辅导工作,学校通常会使用“小学生班级心理辅导记录表”,用于记录每次辅导的基本信息、辅导内容、辅导目标以及后续跟进情况。
以下是关于如何填写“小学生班级心理辅导记录表”的总结及示例表格,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
一、填写说明
1. 基本信息:包括班级、学生姓名、性别、年级、辅导日期等。
2. 辅导详细描述本次心理辅导的主要话题和活动内容,如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学习压力等。
3. 辅导目标:明确本次辅导希望达到的效果,如缓解焦虑、增强自信、改善沟通等。
4. 辅导方式:可填写谈话、游戏、团体活动、绘画等方式。
5. 辅导效果:简要记录学生的表现和反馈。
6. 后续建议:提出下一步的辅导计划或建议。
二、填写示例(表格形式)
| 项目 | 内容 |
| 班级 | 三年级(2)班 |
| 学生姓名 | 张小明 |
| 性别 | 男 |
| 年级 | 三年级 |
| 辅导日期 | 2025年4月5日 |
| 辅导方式 | 谈话 + 小组互动 |
| 辅导内容 | 针对张小明近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与同学关系紧张的情况,进行了情绪引导和人际交往技巧的讲解,并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帮助他理解他人感受。 |
| 辅导目标 | 1. 提高张小明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 2. 改善其与同学之间的沟通方式; 3. 增强自信心和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 |
| 辅导效果 | 张小明在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仍有部分情绪波动,需持续关注。 |
| 后续建议 | 建议后续进行一对一的心理交流,并鼓励其多参与班级活动,逐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三、注意事项
- 真实性和准确性:记录应基于实际情况,避免夸大或虚构。
- 保护隐私:记录中应隐去敏感信息,确保学生隐私安全。
- 持续性:心理辅导是一个长期过程,应定期记录并跟踪学生的变化。
- 语言简洁: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过于专业术语。
通过规范填写“小学生班级心理辅导记录表”,不仅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态,也为后续的心理干预提供了依据。同时,也有助于形成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