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铄的资料简介】刘铄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是宋文帝刘义隆的第六子,母亲为殷修华。刘铄在历史上虽不如其兄长刘劭、刘骏那样声名显赫,但他在政治和军事上仍有一定的影响力。以下是对刘铄生平的简要总结,并附有相关资料表格。
一、刘铄生平简介
刘铄生于公元421年,卒于公元453年,享年32岁。他自幼聪慧,深得父亲宋文帝的喜爱。刘铄曾被封为始安王,后又改封为武陵王。他在朝廷中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包括侍中、左仆射等,参与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
刘铄性格沉稳,为人谦逊,但在权力斗争中并不占优势。在宋文帝去世后,其子刘劭弑父篡位,刘铄并未参与其中。然而,在刘劭统治期间,刘铄因与弟弟刘骏关系密切,被卷入了权力斗争之中。
最终,刘骏起兵讨伐刘劭,成功夺权,建立宋孝武帝政权。刘铄在这场政变中被杀,死时年仅32岁。
二、刘铄资料一览表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刘铄 |
| 出生年份 | 公元421年 |
| 卒年 | 公元453年 |
| 父亲 | 宋文帝刘义隆 |
| 母亲 | 殷修华 |
| 封号 | 始安王 → 武陵王 |
| 职务 | 侍中、左仆射等 |
| 在位时间 | 不详(主要活跃于宋文帝至孝武帝初期) |
| 终结局 | 被宋孝武帝刘骏所杀 |
三、总结
刘铄作为南朝宋皇室成员,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虽然他的事迹在史书中记载不多,但从有限的史料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有才德、有影响力的宗室成员。然而,在权力更迭频繁的南北朝时期,个人的命运往往难以掌控,刘铄最终也未能逃脱悲剧结局。他的生平反映了那个时代宗室成员的无奈与命运多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