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阁24功臣都有谁为何秦琼被排在最后】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表彰辅佐自己建立大唐王朝的功臣,特命画家阎立本绘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并将这些功臣的画像悬挂于凌烟阁中,以示尊崇。这24位功臣都是唐朝开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他们在推翻隋朝、平定天下、巩固政权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在这24位功臣中,有一个名字经常引起人们的关注——秦琼(字叔宝)。他虽然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被描绘为“大英雄”,但在凌烟阁24功臣中却排名靠后。那么,为什么秦琼没有被列入前几位?他的地位究竟如何?
一、凌烟阁24功臣名单
以下是凌烟阁24功臣的完整名单,按照《旧唐书》和《新唐书》记载整理:
| 排名 | 姓名 | 官职/封号 |
| 1 | 长孙无忌 | 太师、赵国公 |
| 2 | 房玄龄 | 尚书左仆射、魏国公 |
| 3 | 杜如晦 | 尚书右仆射、蔡国公 |
| 4 | 魏徵 | 侍中、郑国公 |
| 5 | 李靖 | 驸马都尉、卫国公 |
| 6 | 裴寂 | 太师、宋国公 |
| 7 | 康君立 | 永兴郡公 |
| 8 | 王珪 | 侍中、永宁郡公 |
| 9 | 戴胄 | 尚书右丞、武昌郡公 |
| 10 | 牛弘 | 侍中、莒国公 |
| 11 | 刘政会 | 右光禄大夫 |
| 12 | 张亮 | 镇军大将军、鄅国公 |
| 13 | 李勣 | 骠骑大将军、英国公 |
| 14 | 侯君集 | 左卫将军、陈国公 |
| 15 | 张公谨 | 镇西将军、郯国公 |
| 16 | 程知节 | 骠骑将军、卢国公 |
| 17 | 唐俭 | 使持节、陕州都督 |
| 18 | 郑元璹 | 左武卫大将军 |
| 19 | 段志玄 | 骁骑将军、褒国公 |
| 20 | 刘弘基 | 左骁卫大将军 |
| 21 | 李孝恭 | 光禄大夫、河间郡王 |
| 22 | 高士廉 | 太傅、申国公 |
| 23 | 韦挺 | 左卫将军 |
| 24 | 秦琼 | 骠骑将军、翼国公 |
二、秦琼为何排在最后?
秦琼在凌烟阁24功臣中排名第24,确实显得比较靠后。但这一排名并非因为他没有功劳,而是与当时的政治环境、个人背景及历史评价有关。
1. 出身与早期经历
秦琼出身寒门,早年曾是地方上的小吏,后来投奔李世民麾下。相比之下,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多出身世家,或有深厚的政治背景。因此,在政治影响力上,秦琼并不占优。
2. 主要贡献在军事方面
秦琼以勇猛著称,尤其在战场上的表现非常突出,如参与击败王世充、窦建德等战役。但他在政治决策、治国理政方面的贡献相对较少,而凌烟阁功臣更注重对国家治理的贡献。
3. 李世民的用人标准
唐太宗在选择功臣时,不仅看重战功,也重视其在朝廷中的角色和对稳定政权的作用。秦琼虽然忠勇,但更多是作为将领出现,而非谋臣或行政官员。
4. 历史记载的局限性
《旧唐书》《新唐书》等正史对秦琼的记载较为简略,甚至有些模糊。而像长孙无忌、李靖等人则有大量详细记录,这也影响了他们在后世的历史评价。
三、总结
凌烟阁24功臣是唐朝初期最杰出的24位功臣,他们为唐朝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秦琼虽未位列前列,但他在战场上英勇无畏,是李世民手下不可忽视的将领。他的排名靠后,更多是由于时代背景、政治格局和个人角色的不同,而非能力不足。
因此,我们应当客观看待历史人物,既要看到他们的光辉事迹,也要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与环境。秦琼虽不在榜首,但依然是值得尊敬的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