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璟的资料简介】李璟(916年-961年),字伯玉,南唐第二位皇帝,庙号元宗,是南唐开国君主李昪之子。他在位期间(943年-961年)虽未能恢复唐朝旧疆,但在文化、艺术和政治上仍有一定建树。李璟本人喜好文学,尤其擅长词作,与后主李煜并称“南唐二主”,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李璟生平简要总结:
李璟生于五代十国时期,自幼聪慧,善文辞。其父李昪建立南唐后,李璟被立为太子。943年,李昪去世,李璟继位,改元“保大”。他在位期间,南唐国力有所发展,但面对北方后周的威胁,逐渐失去对江淮地区的控制。李璟在位期间,注重文教,广招文士,推动了南唐文化的繁荣。他本人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与人生感慨,风格婉约细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李璟主要信息表: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李璟 |
| 字 | 伯玉 |
| 生卒年 | 916年-961年 |
| 庙号 | 元宗 |
| 在位时间 | 943年-961年 |
| 父亲 | 李昪(南唐开国皇帝) |
| 皇后 | 宋氏 |
| 继承者 | 李煜(南唐后主) |
| 著名作品 | 《摊破浣溪沙》、《望远行》等 |
| 文学风格 | 婉约、细腻,情感真挚 |
| 历史评价 | 南唐文化的重要推动者,词作成就显著 |
李璟虽然在政治上未能实现宏图大志,但他对文学艺术的贡献不可忽视。他的词作不仅丰富了南唐的文化遗产,也为后世词人提供了重要的创作灵感。作为一位兼具帝王身份与文人情怀的君主,李璟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