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铃子散的功效与作用、组成及方歌】金铃子散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要用于治疗因气滞血瘀引起的疼痛症状。其组方精炼,配伍严谨,具有行气活血、止痛消肿的功效。下面将从功效与作用、药物组成以及方歌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功效与作用
| 功效 | 作用 |
| 行气活血 | 疏通经络,改善气血运行 |
| 止痛 | 缓解因气滞血瘀导致的胸胁、胃腹等部位疼痛 |
| 消肿 | 减轻局部肿胀,促进炎症吸收 |
| 调和肝脾 | 对肝气郁结、脾胃不和有一定调理作用 |
金铃子散适用于多种因气滞血瘀引起的疾病,如胁肋胀痛、胃痛、腹痛、月经不调、痛经等,尤其适合气机不畅、血行受阻的患者。
二、药物组成
金铃子散由两味药组成,配伍简单但效果显著:
| 药物名称 | 性味归经 | 功效 |
| 金铃子 | 苦、辛,性寒 | 行气止痛,清热解毒 |
| 延胡索 | 辛、苦,性温 | 活血行气,止痛 |
用法用量:
通常为研末冲服或煎汤服用,每次3~6克,每日2次。具体用量需根据病情和医师指导调整。
三、方歌
为了便于记忆,古人编有方歌帮助记忆:
> “金铃子散延胡索,气滞血瘀痛可除。”
这句简短的方歌概括了本方的主要成分和主要适应症,朗朗上口,便于临床应用和学习。
四、总结
金铃子散作为一味经典的理气活血方剂,具有明确的临床疗效,尤其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的疼痛性疾病。其组成虽少,但配伍合理,体现了中医“以简驭繁”的用药理念。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以达到最佳疗效。
| 项目 | 内容 |
| 方名 | 金铃子散 |
| 功效 | 行气活血、止痛消肿 |
| 主治 | 胸胁、胃腹疼痛,月经不调等 |
| 组成 | 金铃子、延胡索 |
| 方歌 | “金铃子散延胡索,气滞血瘀痛可除” |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方剂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或与其他方剂的配合使用,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