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服膺意思和来源是什么

2025-09-27 19:49:54

问题描述:

服膺意思和来源是什么,快急死了,求正确答案快出现!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7 19:49:54

服膺意思和来源是什么】“服膺”是一个较为文雅的词语,常用于书面语中。它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在文学、历史或学术文章中仍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了解“服膺”的含义及其来源,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相关文本。

一、总结

“服膺”意为衷心信服、铭记于心。其来源于古代文献,最早见于《尚书》等经典著作,后被广泛应用于古文及诗词中。该词强调对某种思想、观点或人物的高度认同与内化。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词语 服膺
拼音 fú yīng
基本含义 心悦诚服,衷心信服;铭记于心
引申义 对某人、某事高度认同、敬仰
来源 最早见于《尚书·大禹谟》,后多用于古文、诗词
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较少用于口语
近义词 佩服、敬佩、信服、铭感
反义词 质疑、不信、反感、抵触
例句 他对先贤的思想深感服膺,立志终生践行。

三、详细解释

“服膺”一词中的“服”意为“服从、信服”,“膺”则指“胸膛”,引申为内心。“服膺”合起来即表示内心真正接受并认同某种观点、人物或理念。

该词最早出现在《尚书·大禹谟》中:“帝曰:‘皋陶,惟兹臣庶,罔或干予正。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皋陶曰:‘……钦哉,慎厥常,率乃祖祢,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帝曰:‘……’”虽未直接出现“服膺”,但类似表达已体现其精神。

后来,在《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中,类似的表达频繁出现,如“从心所欲不逾矩”、“君子之德风”等,均可视为“服膺”思想的延伸。

在唐宋以后的诗词中,“服膺”逐渐成为表达敬仰与认同的常用词汇,如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的作品中均有体现。

四、结语

“服膺”虽非现代常用词,但在阅读古籍、研究传统文化时,了解其含义和来源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思想与道德的重视,也反映出一种深刻的文化认同与内在修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