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强弩之末典故

2025-11-25 13:17:45

问题描述:

强弩之末典故,求路过的神仙指点,急急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5 13:17:45

强弩之末典故】“强弩之末”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发展到后期,力量或势头已经衰竭,无法再维持原有的状态。这个典故最早出自《史记·韩安国列传》,讲述了汉朝时期的一段历史事件,体现了军事策略和对形势的深刻洞察。

一、典故来源

在西汉时期,匈奴频繁入侵边境,汉武帝派遣将领李广出征。李广勇猛善战,但因多次战败而被贬官。后来,他再次被任命为右北平太守,负责边防。有一次,李广率军与匈奴交战,虽然奋力抵抗,但由于兵力悬殊,最终战败。这时,有人向朝廷进言,说李广“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意思是说李广虽曾英勇,但现在已如强弩射出的箭,到了最后阶段,力量不足,难以再有作为。

这句话后来被广泛引用,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到了极限,无法再发挥原有作用。

二、典故含义

“强弩之末”字面意思是“拉满的弓箭射到最后的阶段”,其含义是:

- 力量衰竭:原本强大的力量在持续使用后逐渐减弱。

- 不可持久:事物的发展有其极限,达到顶点后会逐渐衰退。

- 警示意义:提醒人们在面对挑战时要审时度势,避免盲目冒进。

三、相关人物与事件

人物 身份 事迹 典故出处
李广 汉代名将 多次与匈奴作战,因战败被贬 《史记·韩安国列传》
韩安国 汉代官员 曾建议朝廷不要轻视李广 《史记·韩安国列传》
匈奴 游牧民族 经常侵扰汉朝边境 《史记》相关记载

四、现代应用

在现代,“强弩之末”常用于以下场合:

- 职场:形容某人或某项目在后期已无明显进展。

- 政治:指某个政策或领导人到了尾声,影响力下降。

- 体育:形容运动员在比赛后期体力不支。

- 商业:用于描述企业或产品进入衰退期。

五、总结

项目 内容
典故来源 《史记·韩安国列传》
成语含义 力量衰竭,不可持久
历史人物 李广、韩安国等
现代用法 职场、政治、体育、商业等
警示意义 审时度势,避免盲目行动

通过“强弩之末”这一典故,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也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懂得把握时机,合理判断局势,避免走向“强弩之末”的境地。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