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辰对照表天干地支】在中国传统的历法体系中,时辰是时间的基本单位之一,通常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对应现代时间的两个小时。而天干地支则是中国古代用来纪年、月、日、时的一种系统,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了解“时辰对照表天干地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传统命理、风水以及节气变化等内容。
为了便于查阅和使用,以下是对十二时辰与天干地支的详细对照总结,并附上表格形式的展示。
一、时辰与天干地支的关系
在传统的“六十甲子”循环中,时辰也是由天干和地支共同组成的。每个时辰都有一个特定的天干地支组合,用于记录时间的流转和变化。这种组合不仅用于命理学,还广泛应用于古代的历法、占卜、择吉等活动中。
时辰的划分如下:
- 子时:23:00 - 01:00
- 丑时:01:00 - 03:00
- 寅时:03:00 - 05:00
- 卯时:05:00 - 07:00
- 辰时:07:00 - 09:00
- 巳时:09:00 - 11:00
- 午时:11:00 - 13:00
- 未时:13:00 - 15:00
- 申时:15:00 - 17:00
- 酉时:17:00 - 19:00
- 戌时:19:00 - 21:00
- 亥时:21:00 - 23:00
每个时辰都对应一个地支,而天干则根据“五子遁”规则进行轮换。具体来说,以“甲己还加甲”为起点,依次排列。
二、时辰对照表(天干地支)
| 时辰 | 时间范围 | 地支 | 天干 | 对应天干地支 |
| 子时 | 23:00 - 01:00 | 子 | 甲 | 甲子 |
| 丑时 | 01:00 - 03:00 | 丑 | 丙 | 丙丑 |
| 寅时 | 03:00 - 05:00 | 寅 | 戊 | 戊寅 |
| 卯时 | 05:00 - 07:00 | 卯 | 庚 | 庚卯 |
| 辰时 | 07:00 - 09:00 | 辰 | 壬 | 壬辰 |
| 巳时 | 09:00 - 11:00 | 巳 | 甲 | 甲巳 |
| 午时 | 11:00 - 13:00 | 午 | 丙 | 丙午 |
| 未时 | 13:00 - 15:00 | 未 | 戊 | 戊未 |
| 申时 | 15:00 - 17:00 | 申 | 庚 | 庚申 |
| 酉时 | 17:00 - 19:00 | 酉 | 壬 | 壬酉 |
| 戌时 | 19:00 - 21:00 | 戌 | 甲 | 甲戌 |
| 亥时 | 21:00 - 23:00 | 亥 | 丙 | 丙亥 |
三、总结
时辰对照表天干地支不仅是古代时间记录的重要工具,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了解这一对照关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的时间观念、命理体系以及节气变化的规律。对于有兴趣学习八字、风水或传统文化的人来说,掌握这些基本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
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清晰、实用的信息,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时辰对照表天干地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