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算是侵占罪】侵占罪是指将他人合法占有的财物非法据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归还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的规定,侵占罪是一种侵犯财产的犯罪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在司法实践中,判断是否构成侵占罪,需结合具体情形进行分析。以下是对“什么情况下算是侵占罪”的总结与分类。
一、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 要件 | 内容说明 |
| 主体 | 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
| 客体 | 他人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
| 主观方面 | 行为人必须出于故意,明知是他人财物仍非法占有 |
| 客观方面 | 实施了将他人合法占有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并且数额较大,拒不归还的行为 |
二、符合侵占罪的情形
| 情形 | 具体描述 |
| 1. 代为保管的财物被非法占有 | 如受托保管他人贵重物品,事后拒绝归还 |
| 2. 遗失物或漂流物被非法占有 | 如捡到他人遗失的钱包、手机等物品,拒不交还 |
| 3. 埋藏物、隐藏物被非法占有 | 如发现埋藏的文物、古董等,未上交国家或原主 |
| 4. 失踪人员的财物被非法占有 | 如亲属失踪后,他人擅自占有其财产 |
| 5. 他人委托保管的财物被挪用 | 如借用他人车辆后不归还或私自出售 |
三、不构成侵占罪的情形
| 情形 | 具体描述 |
| 1. 合法借用或租用 | 如经对方同意使用物品,之后归还 |
| 2. 误拿他人财物并及时归还 | 如不小心拿错物品,立即归还且无恶意 |
| 3. 无明确归属的物品 | 如公共场所拾得无人认领的物品,未达到“数额较大”标准 |
| 4. 因正当理由暂时占用 | 如因紧急情况临时使用他人财物,后归还 |
四、数额较大的认定标准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侵占罪中“数额较大”通常指:
- 个人侵占他人财物价值达到5000元至1万元以上
- 单位侵占他人财物价值达到5万元至10万元以上
具体数额标准可能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有所调整。
五、法律后果
若构成侵占罪,行为人将面临:
-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 若情节严重(如多次侵占、拒不归还、造成重大损失等),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总结
侵占罪的核心在于非法占有他人合法财物,且拒不归还。在实际生活中,应区分合法占有与非法侵占,避免因一时疏忽或误解触犯法律。如遇相关问题,建议及时咨询法律专业人士,以维护自身权益和避免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