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半夜什么意思】“三更半夜”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深夜时分,通常指晚上11点到凌晨1点之间。这个说法源于古代的计时方式,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一、词语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中文名称 | 三更半夜 |
| 拼音 | sān gēng bàn yè |
| 英文翻译 | in the dead of night / at midnight |
| 词性 | 成语(偏正结构) |
| 含义 | 指深夜,尤其是午夜时分 |
| 使用场景 | 形容在非常晚的时候发生的事情,常带有突然或不寻常的意味 |
二、来源与演变
“三更半夜”最早来源于古代的“更”制。古代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具体如下:
| 更次 | 时间段 | 现代时间 |
| 一更 | 19:00 - 21:00 | 晚上7点至9点 |
| 二更 | 21:00 - 23:00 | 晚上9点至11点 |
| 三更 | 23:00 - 1:00 | 晚上11点至凌晨1点 |
| 四更 | 1:00 - 3:00 | 凌晨1点至3点 |
| 五更 | 3:00 - 5:00 | 凌晨3点至5点 |
“三更”是夜晚最深沉的时段,因此“三更半夜”便成为形容深夜的常用表达。
三、用法举例
- 例句1:他三更半夜还在外面游荡,真让人担心。
- 例句2:半夜里传来一阵响动,原来是小偷闯进了家里。
- 例句3:老师三更半夜还在批改作业,真是辛苦。
这些句子都体现出“三更半夜”强调时间之晚、行为之异常的特点。
四、常见误区
1. 误以为是“凌晨三点”
实际上,“三更”指的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而不是凌晨3点。
2. 误用于白天
“三更半夜”只能用于夜晚,不能用于白天或中午。
3. 误用为“半夜三更”
虽然“半夜三更”也是常见说法,但“三更半夜”更为标准和正式。
五、总结
“三更半夜”是一个源自古代时间划分的成语,用来表示深夜时段,尤其强调夜晚的深度和安静。它不仅是一种时间描述,也常带有某种神秘或不安的情绪色彩。了解其来源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语言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