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三竿汉语大词典】“日上三竿”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太阳已经升得很高,时间已经不早了。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也在文学作品和历史文献中频繁出现。本文将对“日上三竿”进行详细解读,并结合《汉语大词典》中的释义,总结其含义、来源、用法及相关词语。
一、成语简介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日上三竿 |
| 拼音 | rì shàng sān gān |
| 出处 | 《汉书·东方朔传》:“日上三竿,未尝下堂。” |
| 含义 | 太阳已升到三根竹竿高,形容时间已不早,多指早晨较晚的时候。 |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描写时间或场景。 |
| 近义词 | 日高三丈、旭日东升、天色已晚 |
| 反义词 | 黄昏时分、夜深人静 |
二、出处与演变
“日上三竿”最早见于《汉书·东方朔传》,原句为“日上三竿,未尝下堂”,意指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但东方朔仍然没有下堂,表现出他勤勉好学、专心致志的精神。后世文人多借此表达时间的流逝或对勤奋精神的赞美。
在后来的发展中,“日上三竿”逐渐成为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式,用来形容早晨的时间已经很晚,常用于描述人们起床较晚或工作开始较迟的情景。
三、现代用法举例
| 例句 | 解析 |
| 他每天早上都日上三竿才起床。 | 表示起床时间较晚。 |
| 日上三竿,街上已经开始热闹起来。 | 描述早晨的景象。 |
| 老师日上三竿还在办公室批改作业。 | 表现老师工作的辛勤。 |
四、与其他成语对比
| 成语 | 含义 | 与“日上三竿”的区别 |
| 旭日东升 | 太阳刚升起 | 强调早晨刚开始 |
| 日高三丈 | 太阳很高 | 与“日上三竿”意思相近 |
| 鸡鸣狗盗 | 比喻小伎俩 | 与“日上三竿”无直接关联 |
| 朝三暮四 | 比喻反复无常 | 与“日上三竿”无关 |
五、总结
“日上三竿”作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成语,不仅在语言表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时间和生活的观察与理解。通过查阅《汉语大词典》,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其本义、引申义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方式。无论是日常交流还是文学创作,掌握这类成语都能提升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欢迎继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