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翻译】一、文章总结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仕途的渴望与无奈。诗中通过描绘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寄托了作者希望得到引荐、实现抱负的心情。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和含义,以下将从原文、白话翻译、诗句解析以及情感表达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二、原创内容( + 表格)
1. 原文:
>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 白话翻译:
- 八月湖水平:八月的洞庭湖水势浩大,水面平静。
- 涵虚混太清:湖面广阔,仿佛与天空连成一片,分不清天与水的界限。
- 气蒸云梦泽:湖面上的水汽弥漫,笼罩着云梦泽一带。
- 波撼岳阳城:湖水波涛汹涌,似乎能震动岳阳城。
- 欲济无舟楫:想要渡过湖水却缺少船只和桨橹。
- 端居耻圣明:安于现状、不求进取,感到羞愧于这盛世。
- 坐观垂钓者:看着那些在岸边钓鱼的人。
- 徒有羡鱼情:只能空怀羡慕之情,无法参与其中。
3. 诗句解析:
| 诗句 | 解析 |
|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描绘洞庭湖在八月时的壮阔景象,水天一色,气势恢宏。 |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写湖水蒸腾的雾气和波涛的震撼力,进一步突出湖的雄伟。 |
|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 表达自己想有所作为但缺乏机会,内心充满矛盾与不甘。 |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用“羡鱼”比喻对仕途的向往,暗含请求张丞相提携之意。 |
4. 情感表达:
- 自然之壮美:全诗开篇描绘洞庭湖的辽阔与壮丽,展现出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敬畏。
- 仕途之渴望:后四句转而表达个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因无门路而产生的苦闷。
- 委婉劝谏:结尾两句看似写景,实则隐含向张丞相求助的意味,语言含蓄而恳切。
三、总结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情景交融、寓意深远的诗作。诗人通过描写洞庭湖的壮观景象,既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是中国古代山水诗与政治抒情结合的典范之作。
四、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诗题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
| 作者 | 孟浩然 |
| 体裁 | 五言律诗 |
| 创作背景 | 唐玄宗开元年间,孟浩然希望通过张九龄(张丞相)推荐入仕 |
| 主题 | 山水之美 + 仕途之志 |
| 关键意象 | 洞庭湖、云梦泽、岳阳城、舟楫、垂钓者 |
| 表达情感 | 对自然的赞美、对仕途的渴望、对现实的无奈 |
| 艺术特色 | 意境开阔、语言凝练、情景交融 |
| 翻译难度 | 中等,需注意古汉语中的比喻与典故 |
如需进一步分析该诗的历史影响或与其他作品的对比,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