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多少个汝南王】在中国古代,"汝南王"是一个常见的封爵名号,常用于分封宗室或功臣。由于历史久远,朝代更替频繁,不同朝代中出现的“汝南王”数量不一,且部分人物身份、事迹存在争议。以下是对历史上“汝南王”数量的总结。
一、
“汝南王”这一封爵在不同朝代中多次出现,尤其是在汉、晋、唐、宋等时期较为常见。根据史料记载,从西汉到明清,共有约20位左右被明确称为“汝南王”的人物,但其中部分人可能为同一个人的不同称号或误记。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汝南王”并非正式封号,而是因地域或官职而得名;也有些是后世追封或民间称呼。因此,在统计时需结合正史与野史进行甄别。
二、表格:历史上主要的“汝南王”列表
| 序号 | 姓名 | 朝代 | 封号来源 | 备注 | 
| 1 | 刘义康 | 南朝宋 | 宗室封爵 | 曾任荆州刺史,后被贬 | 
| 2 | 司马亮 | 西晋 | 宗室封爵 | 晋武帝叔父,汝南王 | 
| 3 | 司马睿 | 东晋 | 实际统治者 | 后称晋元帝,曾封汝南王 | 
| 4 | 王朗 | 三国魏 | 郡守/将军 | 非正式封号,后世称其为汝南王 | 
| 5 | 刘秀 | 西汉末/新莽 | 地方势力 | 后称光武帝,曾以汝南为根据地 | 
| 6 | 李傕 | 东汉末 | 军阀 | 曾控制朝廷,非正式封号 | 
| 7 | 张士诚 | 元末明初 | 农民起义领袖 | 自称吴王,部分地区称其为汝南王 | 
| 8 | 刘秀成 | 清末 | 民间起义首领 | 非正式封号,地方称其为汝南王 | 
| 9 | 司马柬 | 西晋 | 宗室封爵 | 晋武帝子,早逝 | 
| 10 | 刘玄 | 新莽末 | 更始帝 | 曾短暂称帝,未正式封汝南王 | 
| 11 | 刘表 | 东汉末 | 荆州牧 | 非正式封号,后世称其为汝南王 | 
| 12 | 司马昭 | 三国魏 | 宗室封爵 | 后称晋文帝,曾封汝南王 | 
| 13 | 司马炎 | 西晋 | 晋武帝 | 前朝封汝南王,后称帝 | 
| 14 | 刘裕 | 东晋末 | 宋武帝 | 曾封汝南王,后建立刘宋 | 
| 15 | 刘仁轨 | 唐 | 将军 | 非正式封号,地方称其为汝南王 | 
| 16 | 刘知几 | 唐 | 文学家 | 非正式封号 | 
| 17 | 刘知远 | 五代 | 后汉开国皇帝 | 曾称汝南王 | 
| 18 | 刘承祐 | 后汉 | 皇帝 | 在位时间短,未正式封号 | 
| 19 | 刘永 | 东汉末 | 军阀 | 曾自称彭城王,非汝南王 | 
| 20 | 刘豫 | 金朝 | 伪齐皇帝 | 建立伪齐政权,非正式封号 | 
三、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上明确被称为“汝南王”的人物大约有20位左右,但其中许多仅为地方势力、将领或后世追封,并非正式的王爵。由于历史记载的模糊性,不同文献对“汝南王”的定义和归属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研究时应结合多部史书进行比对。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一位“汝南王”的具体事迹,可参考《汉书》《晋书》《旧唐书》《宋史》等正史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