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而无信是什么意思】“言而无信”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不算数、不讲信用。这个成语强调了“言”和“信”之间的关系,即一个人如果只说不做、或者说了却不履行承诺,就会被认为是“言而无信”。
一、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言而无信 | 
| 拼音 | yán ér wú xìn | 
| 出处 | 出自《论语·颜渊》:“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 释义 | 指说话没有信用,不守诺言 |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批评他人 | 
| 近义词 | 朝令夕改、背信弃义、失信于人 | 
| 反义词 | 一诺千金、言而有信、信守承诺 | 
二、成语含义总结
“言而无信”强调的是一个人在言行上的不一致。一个真正有诚信的人,不仅会说出承诺,还会努力去实现它。而“言而无信”的人,则常常因为各种原因(如懒惰、虚伪、自私等)而不履行自己的话,导致他人对其失去信任。
在日常生活中,“言而无信”可能表现为:
- 承诺的事情做不到;
- 对别人许下的诺言不兑现;
- 做事反复无常,让人难以信赖。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使用示例 | 
| 日常生活 | 他答应今天来帮忙搬家,结果却失约了,真是言而无信。 | 
| 工作场合 | 公司领导经常变动计划,员工对他失去了信任,认为他言而无信。 | 
| 人际关系 | 朋友之间最重要的就是信任,如果一方总是言而无信,这段关系就很难维持。 | 
四、总结
“言而无信”是一个带有负面色彩的成语,用来批评那些说话不守信用的人。在现代社会中,诚信是人际交往和职业发展的基础。一个人如果总是“言而无信”,不仅会失去朋友的信任,还可能影响自己的声誉和未来发展。
因此,我们应当重视承诺,做到“言而有信”,做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