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颙的资料简介】李颙(1627年-1697年),字中孚,号二曲,陕西户县人,是中国明末清初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儒家思想的传播与实践,尤其在关中地区影响深远,被誉为“关学”代表人物之一。李颙的思想强调“实学”与“经世致用”,主张通过道德修养和社会实践来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和谐。
李颙主要生平及贡献
| 项目 | 内容 | 
| 出生年份 | 1627年 | 
| 去世年份 | 1697年 | 
| 字 | 中孚 | 
| 号 | 二曲 | 
| 籍贯 | 陕西户县 | 
| 所处时代 | 明末清初 | 
| 学术流派 | 关学(儒家思想) | 
| 主要思想 | 强调“实学”、“经世致用”、注重道德修养与社会实践 | 
| 教育理念 | 注重实际应用,反对空谈心性 | 
| 著作 | 《二曲集》、《四书正义》等 | 
| 影响范围 | 关中地区及后世儒家学者 | 
| 历史评价 | “关学巨儒”,对清代学术发展有重要影响 | 
李颙一生不仕清朝,坚持民族气节,拒绝出仕,专心讲学著书。他的思想融合了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但更偏向于实用主义,主张通过学习经典来指导现实生活。他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道德培养与实践能力,提倡“知行合一”,强调学问必须与生活相结合。
李颙的著作多为讲学笔记与文章汇编,语言朴实,内容深刻,至今仍被学者广泛研究。他的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现实意义,在今天也对教育、伦理、社会治理等方面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总的来说,李颙是明末清初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儒学大师,其思想和实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