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有虚名什么意思】“徒有虚名”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事物表面上看起来有名气、有地位,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实力或价值。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名不副实”的现象。
一、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徒有虚名 |
| 拼音 | tú yǒu xū míng |
| 解释 | 只有虚有的名声,没有实际的内容或能力。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其人虽才智不足,而名誉甚高,徒有虚名。” |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批评或讽刺 |
| 近义词 | 名不副实、虚有其表、有名无实 |
| 反义词 | 实至名归、名副其实、货真价实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人物评价:某位明星虽然粉丝众多,但演技平平,常被评论为“徒有虚名”。
2. 产品评价:一款商品包装精美,但质量不佳,消费者会说它是“徒有虚名”。
3. 企业评价:有些公司表面风光,内部管理混乱,也被认为是“徒有虚名”。
三、注意事项
- 使用时要注意语气,避免对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 在正式场合中,“徒有虚名”通常带有贬义,不宜随意使用。
- 该成语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的批评性语境中。
四、总结
“徒有虚名”是一个用来形容“名不副实”的成语,强调表面有声望,实际却缺乏真实能力或价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重提升自身实力,避免成为“徒有虚名”的人。同时,在评价他人或事物时,也应客观公正,避免误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