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强干弱枝名词解释

2025-09-16 19:12:20

问题描述:

强干弱枝名词解释,有没有人能看懂这题?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6 19:12:20

强干弱枝名词解释】“强干弱枝”是一个中国古代政治术语,常用于描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策略。其核心含义是:加强中央政权(即“干”),削弱地方势力(即“枝”),以实现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和统一。

这一政策在中国历史上多次被采用,尤其是在王朝初期或面临内忧外患时,统治者往往通过强化中央集权来巩固统治、防止地方割据或叛乱。以下是对“强干弱枝”概念的总结及具体历史背景分析:

一、概念总结

项目 内容
中文名称 强干弱枝
英文翻译 Strengthen the trunk, weaken the branches
含义 加强中央政权,削弱地方势力,实现中央集权
历史背景 多用于中国封建社会,尤其是王朝初期或动荡时期
目的 防止地方割据,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
实施方式 调整行政区划、削弱地方官权、设立监察机构等
典型朝代 汉、唐、宋、明、清

二、历史应用举例

朝代 措施 效果
汉朝 颁布“推恩令”,逐步削弱诸侯王势力 有效遏制了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唐朝 设置节度使,后又进行“藩镇割据”问题 初期加强地方,后期导致地方失控
宋朝 设立通判,分割地方军政权力 成功抑制地方势力,巩固中央权威
明朝 废除丞相,设内阁,加强皇权 提高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清朝 设置巡抚、总督,分权制衡 进一步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掌控

三、意义与影响

“强干弱枝”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体现了儒家“大一统”思想在实践中的体现。它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减少内乱,但也可能带来地方治理能力下降、行政效率降低等问题。

总体而言,“强干弱枝”是一种典型的中央集权政策,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中“集权与分权”的辩证关系。

如需进一步探讨某一朝代的具体实施方式或其对后世的影响,可继续深入研究。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