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褎如充耳的国语辞典

2025-07-16 18:56:25

问题描述:

褎如充耳的国语辞典,有没有人理理小透明?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6 18:56:25

褎如充耳的国语辞典】“褎如充耳”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听不进劝告或意见,只顾自己行事。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其民如膏,其君如焚,其士如火,其卒如水,其将如风,其兵如雷,其阵如山,其势如电,其言如鼓,其行如钟,其心如石,其志如铁,其气如虹,其声如雷,其色如玉,其貌如神,其德如天,其道如地。”虽然原文中并未直接出现“褎如充耳”,但后世对这类表达的理解和引申,形成了“褎如充耳”的说法。

在现代汉语中,“褎如充耳”多用来比喻一个人对他人的话语充耳不闻,或者对建议、批评等毫无反应,表现出一种固执己见的态度。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反映了人们在沟通中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

以下是对“褎如充耳”这一成语的详细解析: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褎如充耳
出处 《左传》等古籍中虽未直接出现,但为后世引申而成
拼音 xiù rú chōng ěr
字面意思 衣袖宽大如耳,比喻对他人话语无动于衷
引申含义 对劝告、建议等充耳不闻,固执己见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人在沟通中缺乏倾听能力,态度固执
同义词 充耳不闻、置若罔闻
反义词 虚心接受、洗耳恭听
现代应用 常用于批评他人不听取意见、不接受建议的行为

在实际使用中,“褎如充耳”往往带有贬义色彩,表示说话者对对方的劝说或建议没有丝毫反应,甚至显得冷漠或傲慢。这种现象在职场、家庭、朋友间都可能出现,影响人际关系和合作效率。

因此,在日常交流中,学会倾听与接纳他人意见,是提升沟通质量的重要一环。避免“褎如充耳”,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自我成长的体现。

总之,“褎如充耳”作为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也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