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原文】《水调歌头》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原题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以中秋夜月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人生、亲情、宇宙的深刻思考与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一、
《水调歌头》是一首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词作。全词围绕“明月”展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出对人生离合、世事无常的感叹,同时也表达了对亲人团聚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词中既有哲理性的思考,也有浓厚的情感色彩,体现了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原文及赏析表格
内容 | 解析 |
原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开篇设问,以“明月”起兴,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借酒问天,展现诗人豪放不羁的情怀。 |
原文: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表达诗人想要超脱尘世的愿望,但又担心高处孤寂,体现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
原文: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诗人虽有超凡之志,但最终仍选择留在人间,表现其热爱生活、珍惜现实的态度。 |
原文: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描写月光流转,映照在屋内,暗示诗人因思念而难以入眠。 |
原文: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诗人质问月亮为何总在人们离别时圆满,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无奈与哀愁。 |
原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哲理性语句,揭示人生与自然一样,充满变化与不确定性,是一种豁达的领悟。 |
原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结尾升华主题,表达对亲人长久安康的祝愿,情感真挚,意境开阔。 |
三、结语
《水调歌头》不仅是一首描写中秋月色的词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苏轼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与积极态度。这首词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