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说 >

《史记(middot及太史公自序》讲记(外一篇))

发布时间:2025-04-01 01:43:27来源:

小说相关信息

书名: 《史记·太史公自序》讲记(外一篇)

作者: 赵承羽

书籍类型: 历史文化解读与散文随笔

出版日期: 2023年10月

书籍简介:

本书以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经典篇章《太史公自序》为核心,结合作者赵承羽多年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研究与思考,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关于中国古典文学与历史传承的全景画卷。书中不仅深入剖析了《太史公自序》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还通过细腻的文字探讨了司马迁在创作《史记》过程中所经历的心路历程及时代背景。此外,“外一篇”部分则从不同角度延伸讨论了历史书写的意义以及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的微妙关系,为现代人提供了重新审视自我与历史的契机。

自编目录章节

第一部分:太史公自序讲记

1. 序言:追寻太史公的脚步

——从《太史公自序》到历史记忆的重建

2. 第一章:生平与志业

- 司马迁的家庭渊源与少年时代

- 父亲司马谈的影响及其遗愿

3. 第二章:艰难抉择

- 李陵事件与司马迁的人生转折

- 《史记》为何成为“史家之绝唱”

4. 第三章:文字的力量

- 《太史公自序》中的叙事艺术

- 对历史真相的执着追求

5. 第四章:家族使命与民族记忆

-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哲学思考

- 司马迁如何定义自己的身份与责任

6. 第五章:后世影响

- 《史记》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 经典作品如何塑造我们的价值观

第二部分:外一篇——历史的回声

7. 引言:时间的河流

——为什么我们需要讲述过去的故事?

8. 第一章:个人与集体

- 历史书写中的个体声音

- 如何理解“英雄”与“普通人”的界限

9. 第二章:时代的镜像

- 《太史公自序》中的社会变迁

- 当代视角下的历史解读

10. 第三章:永恒的主题

- 战争、权力与人性

- 古今中外的历史共性

11. 尾声:写给未来的信

- 记录的意义在于连接

- 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学到什么

本书语言优美流畅,既有学术深度又不失文学趣味,适合所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士阅读。无论是想要了解司马迁其人其作,还是希望进一步思考历史与现实之间联系的读者,都能从中获得启发与感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