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后代世系表】刘墉,字崇如,号石庵,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政治家,曾任太子太师、体仁阁大学士等要职,以书法闻名于世,尤以楷书著称。作为清朝重臣,刘墉的家族在当时颇具声望,其后人也多有成就。以下为刘墉后代的主要世系表,旨在简要梳理其家族传承脉络。
一、刘墉简介
刘墉(1720—1805),山东诸城人,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江苏巡抚、内阁学士、户部侍郎、漕运总督等职,晚年官至东宫三师之一的太子太师,卒谥“文清”。其书法风格独特,笔力雄浑,被后人称为“浓墨宰相”。
二、刘墉后代世系表
| 世系 | 姓名 | 生卒年份 | 身份/职务 | 备注 |
| 一 | 刘墉 | 1720–1805 | 清代名臣、书法家 | 官至太子太师,谥“文清” |
| 二 | 刘瑞(长子) | 1749–1816 | 举人,官至知府 | 早逝,无显著政绩 |
| 三 | 刘之泗(次子) | 1753–1825 | 进士,官至按察使 | 以清廉著称 |
| 四 | 刘之仪(三子) | 1760–1820 | 举人 | 未入仕途 |
| 五 | 刘之英(四子) | 1766–1830 | 举人,曾任地方官 | 与兄长同科举 |
| 六 | 刘之华(五子) | 1772–1840 | 举人 | 擅长诗文 |
| 七 | 刘之章(六子) | 1778–1845 | 进士,官至知县 | 有政绩,善书法 |
| 八 | 刘之诚(七子) | 1785–1850 | 举人 | 未出仕,隐居乡里 |
> 注:以上世系主要依据《诸城县志》及部分民间家谱整理,部分人物生平记载较少,可能存在遗漏或争议。
三、总结
刘墉家族自清代中期起便在当地具有较高地位,其子嗣中多人考取功名,部分进入仕途,延续了家族的文化与政治影响力。尽管多数后代并未达到刘墉那样的政治高度,但他们在文学、书法、教育等方面仍有贡献。刘氏家族的兴盛,不仅得益于刘墉本人的才学与德行,也与其重视教育、注重家风的传统密切相关。
刘墉后代世系虽不能完全详尽,但通过有限的历史资料,仍可窥见其家族的发展轨迹,也为研究清代士大夫家族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