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叶派名字的来历】“九叶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诗歌流派,其名称来源于1940年代末期的一批青年诗人。这些诗人虽然在创作理念、艺术风格上各有不同,但都主张以现实主义为基础,强调诗歌的社会责任感与艺术性。他们的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和独立性,对后来的中国新诗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九叶派”之名并非源于他们人数恰好为九人,而是因为他们在1948年出版了一本名为《九叶集》的诗选,收录了包括穆旦、郑敏、杜运燮、陈敬容、唐祈、唐湜、袁可嘉、辛笛、卞之琳等九位诗人的作品。这本诗集的出版标志着这一群体的正式形成,并因此得名“九叶派”。
“九叶派”是20世纪40年代活跃于中国文坛的一个重要诗歌流派,其名称来源于1948年出版的诗集《九叶集》,收录了九位代表性诗人的作品。尽管实际成员人数超过九人,但“九叶”之名成为该流派的象征,代表了这一时期一批具有独立思想和艺术追求的青年诗人。
九叶派相关资料一览表
| 项目 | 内容 |
| 流派名称 | 九叶派 |
| 成立时间 | 1940年代末期 |
| 代表诗人 | 穆旦、郑敏、杜运燮、陈敬容、唐祈、唐湜、袁可嘉、辛笛、卞之琳 |
| 名称来源 | 因1948年出版的诗集《九叶集》而得名 |
| 出版刊物 | 《诗创造》《中国新诗》等 |
| 创作特点 | 强调现实主义、注重艺术性、语言凝练、意象丰富 |
| 影响 | 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有深远影响,被视为新诗发展的重要阶段 |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可以清晰地了解“九叶派”名称的由来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与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