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公好义成语翻译】“急公好义”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热心公益、乐于助人、具有正义感和责任感。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尤其在描述那些无私奉献、关心社会的人时更为常见。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以下是对“急公好义”的含义、出处、用法以及相关翻译的总结,并附上表格形式的清晰展示。
一、
“急公好义”出自古代文献,原意是“急于做对公众有利的事,喜欢做正义的事情”。后来演变为形容一个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富有正义感的性格特征。在现代语境中,它更多用于褒义,表示某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
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常用于赞美他人或自我表达,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对正义的坚持。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名称 | 急公好义 |
拼音 | jí gōng hào yì |
含义 | 形容人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有正义感和责任感。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急公好义,不为己利。”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的品德,常作谓语、定语使用。 |
近义词 | 乐善好施、舍己为人、扶危济困 |
反义词 | 惟利是图、自私自利、冷眼旁观 |
翻译(英文) | Ready to help the public and uphold justice |
例句 | 他一直急公好义,经常为社区的公益活动出力。 |
三、结语
“急公好义”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鼓励人们具备这种精神,有助于构建更加和谐与公正的社会环境。通过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对他人的赞赏,也能够激励自己向更高尚的道德标准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