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原文及翻译】《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著名散文,借古讽今,通过描写秦朝修建的阿房宫的奢华与毁灭,表达了对统治者骄奢淫逸、滥用民力的批判。文章语言华丽,结构严谨,思想深刻,是古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
一、文章
《阿房宫赋》以“六王毕,四海一”开篇,描绘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盛况。接着详细描述了阿房宫的规模宏大、建筑精美,以及秦始皇的奢侈生活。随后笔锋一转,指出秦朝因暴政和过度消耗民力而迅速灭亡,最后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作结,警示后人应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 六国灭亡,天下统一;蜀地的山林被砍光,阿房宫才建成。 |
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 掠夺百姓的财物,堆积如山;一旦无法拥有,便运送到这里。 |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 让支撑屋梁的柱子,比田间的农夫还多;架设横梁的木条,比织布的女子还多。 |
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 琴瑟歌声,比街市上的喧闹还多;使得天下百姓,只能愤怒却不敢说话。 |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 亡国之君的心思,一天天更加骄横顽固。 |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陈胜吴广起义,函谷关被攻破,项羽一把火,阿房宫化为焦土! |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 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灭掉秦国的是秦朝自己,不是天下人。 |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 为什么夺取百姓的财物像收取细小的铜钱一样,使用起来却像泥土一样浪费? |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 如果秦朝能爱护六国的百姓,那么传到三代以后,还可以世代为君,谁又能灭掉他们呢? |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我也后悔跟随他们而没有尽情享受游览的乐趣。 |
三、文章意义与启示
《阿房宫赋》不仅是一篇描写建筑的散文,更是一篇具有强烈政治批判意味的作品。杜牧通过阿房宫的兴衰,揭示了统治者如果忽视民生、沉迷享乐,最终将导致国家的覆灭。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对比鲜明,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四、结语
《阿房宫赋》作为一篇经典的古代散文,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教训的警钟。它提醒我们:治国理政,当以民为本,不可贪图一时之快,而忽视长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