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读书批注】《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童年保姆阿长的怀念与敬意。本文以“阿长”这一人物为核心,通过对她的外貌、性格、行为以及与作者之间关系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这位普通劳动妇女的尊重与感激。
一、
《阿长与〈山海经〉》讲述了鲁迅童年时期与一位名叫“阿长”的女工之间的故事。阿长是个粗俗但善良、迷信却真诚的女性,她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对鲁迅十分关心。文中重点描写了阿长为鲁迅买来《山海经》这件事,体现了她对孩子的关爱与用心。鲁迅通过这篇文章,不仅表达了对阿长的怀念之情,也反映了他对旧社会底层人民的深刻理解与同情。
二、读书批注表格
批注内容 | 原文出处 | 批注说明 |
阿长是一个地位卑微但心地善良的女性 | “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食指。” | 鲁迅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阿长的形象,表现出她的平凡与朴实。 |
阿长虽然迷信,但她对孩子充满关爱 | “她懂得许多规矩……但这些规矩都是些烦琐之至,我是不耐烦的。” | 阿长虽有诸多迷信习俗,但她对鲁迅的关心是发自内心的。 |
阿长为鲁迅买《山海经》是全文的核心事件 |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 这件事让鲁迅感到震惊和感动,体现出阿长的细心与努力。 |
鲁迅对阿长的感情复杂而真挚 |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 阿长送书的行为深深触动了鲁迅,让他对她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
文章语言朴素,情感真挚 | “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说她‘人虽然粗笨,心却很好’。” | 鲁迅没有刻意美化阿长,而是以平实的语言表达对她的尊重。 |
三、阅读体会
《阿长与〈山海经〉》虽然篇幅不长,但却蕴含深厚的情感。鲁迅并没有因为阿长的出身低微而轻视她,反而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她的尊重与怀念。这种情感超越了阶级与文化的界限,展现出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
文章中的“山海经”不仅是书籍的象征,更是阿长对鲁迅深沉爱意的体现。通过这本书,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如何用自己有限的力量去温暖他人,也看到了鲁迅如何从一个孩子成长为一个懂得感恩与思考的作家。
结语:
《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充满温情与哲思的文章。它告诉我们,真正的伟大并不一定来自高高在上的位置,有时,一个普通人的善意与付出,也能成为照亮他人心灵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