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钧的解释】“千钧”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形容极其沉重或极为重要的事物。在日常使用中,“千钧”多与“一发”连用,形成“千钧一发”的成语,用来比喻情况非常紧急、危险,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严重后果。
以下是对“千钧”一词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词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千钧 | 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为三十斤,千钧即三千斤,形容极重 | 《汉书·律历志》 | 多用于比喻重大、关键的事物 |
千钧一发 | 比喻事情非常危急,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 《后汉书·王符传》 | 常用于描述紧急状况或关键时刻 |
二、词语来源与演变
“千钧”最早源于古代的度量衡制度。在古代,一钧为三十斤,因此“千钧”即三千斤,是极为庞大的重量单位。由于其重量之大,常被用来象征责任、使命或压力之重。
随着语言的发展,“千钧”逐渐从单纯的物理重量概念,演变为一种抽象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在文学和口语中,常用来强调某件事情的重要性或紧迫性。
三、常见用法举例
1. 表示责任重大
- 他肩负着国家的重任,可谓千钧之责。
2. 形容形势危急
- 战争爆发前,局势如同千钧一发,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全面冲突。
3. 比喻压力巨大
- 面对千钧的压力,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
四、相关成语与拓展
成语 | 解释 | 示例 |
千钧一发 | 比喻情况非常危急 | 情况千钧一发,必须立刻采取行动。 |
重如千钧 | 形容负担极重 | 他的责任感重如千钧,从未轻言放弃。 |
五、总结
“千钧”一词源自古代的重量单位,现多用于比喻重要、沉重或危急的情境。尤其“千钧一发”已成为常用的成语,广泛应用于文学、新闻、演讲等场合,表达对当前形势的重视与警惕。
通过了解“千钧”的含义与用法,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其在现代汉语中的表达意义,提升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与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