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篇记叙文阅读及答案】在语文学习中,记叙文阅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涉及对人物、事件、环境、情感等多方面的分析。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技巧,以下整理了20篇典型记叙文的阅读题及其参考答案,内容以加表格的形式呈现,便于查阅与复习。
一、文章总结
1. 《母亲的手》
通过描写母亲的手,表现母爱的温暖与伟大,突出“手”的象征意义。
2. 《雨中的伞》
讲述一个孩子在雨中被陌生人的伞所保护的故事,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3. 《爷爷的自行车》
回忆童年时爷爷送自己上学的情景,体现亲情和成长过程中的回忆。
4. 《小巷深处》
描写一条老巷子的生活场景,反映城市变迁中的人情冷暖。
5. 《父亲的背》
通过父亲背“我”上学的经历,表达父爱的深沉与无私。
6. 《那年夏天》
记录一次难忘的夏日经历,展现童年的快乐与成长的感悟。
7. 《车站的等待》
写一个孩子在车站等待亲人归来的经历,体现亲情与思念。
8. 《最后一课》
感人至深的故事,讲述一位老师在战争中的坚守与爱国情怀。
9. 《我的老师》
回忆一位对自己影响深远的老师,表达敬爱之情。
10. 《雪夜》
描述一个寒冷冬夜中的温情故事,突出人性的美好。
11. 《老槐树》
通过老槐树的描写,寄托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
12. 《小偷的良心》
讲述一个小偷在关键时刻被感化的经历,探讨善恶的转变。
13. 《窗外的世界》
通过窗外的景色变化,反映内心的成长与变化。
14. 《第一次演讲》
记录一次紧张而成功的演讲经历,体现勇气与成长。
15. 《奶奶的针线盒》
通过一件旧物引发对祖辈的怀念与感恩。
16. 《风雨之后》
表达面对困难后的坚持与希望,寓意人生哲理。
17. 《图书馆的一天》
描述在图书馆度过的一天,展现宁静与思考的力量。
18. 《乡村的黄昏》
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乡村傍晚的美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19. 《我的梦想》
讲述一个人追求梦想的过程,激励读者勇敢追梦。
20. 《那一瞬间》
记录一个令人难忘的瞬间,引发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
二、答案汇总表
| 序号 | 文章标题 | 题目类型 | 答案要点 |
| 1 | 母亲的手 | 人物描写 | 母亲的手象征着勤劳与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 |
| 2 | 雨中的伞 | 情节理解 | 故事展现了陌生人之间的善意与温暖,体现了社会的正能量。 |
| 3 | 爷爷的自行车 | 情感表达 | 通过回忆爷爷送“我”上学的情景,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 |
| 4 | 小巷深处 | 环境描写 | 描写老巷子的生活气息,反映了城市化带来的变化与人情的流失。 |
| 5 | 父亲的背 | 人物形象 | 父亲背“我”上学的细节,表现出父爱的深沉与无私。 |
| 6 | 那年夏天 | 主旨概括 | 回忆童年时光,表达对美好过去的怀念与成长的感悟。 |
| 7 | 车站的等待 | 情感表达 | 通过等待亲人归来的经历,体现出亲情的珍贵与思念的深切。 |
| 8 | 最后一课 | 主题思想 | 表现老师在战乱中的坚守,体现爱国精神与教育的重要性。 |
| 9 | 我的老师 | 人物描写 | 通过老师的言行,表现其对学生的影响与关怀。 |
| 10 | 雪夜 | 情节理解 | 在寒冷中发生的温暖故事,体现了人性的善良与互助。 |
| 11 | 老槐树 | 情感表达 | 通过老槐树寄托对家乡与亲人的思念,表达怀旧之情。 |
| 12 | 小偷的良心 | 人物转变 | 小偷在关键时刻被感化,说明善恶可以相互转化,强调人性的可塑性。 |
| 13 | 窗外的世界 | 环境描写 | 窗外景色的变化象征内心的成长与对外界的认知。 |
| 14 | 第一次演讲 | 事件描写 | 记录紧张而成功的一次演讲,体现勇气与自我突破。 |
| 15 | 奶奶的针线盒 | 人物情感 | 通过旧物引出对祖辈的怀念,表达感恩与亲情。 |
| 16 | 风雨之后 | 主题思想 | 表达面对困难后的坚持与希望,寓意人生需要乐观与坚韧。 |
| 17 | 图书馆的一天 | 环境描写 | 描写安静的阅读环境,体现知识的力量与内心的宁静。 |
| 18 | 乡村的黄昏 | 景色描写 | 描绘乡村傍晚的美丽景象,表达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
| 19 | 我的梦想 | 主旨概括 | 讲述追求梦想的过程,鼓励人们勇敢面对挑战,坚持自己的理想。 |
| 20 | 那一瞬间 | 情感表达 | 记录令人难忘的瞬间,引发对生命、时间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
以上20篇记叙文涵盖了多种题材与主题,既有助于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建议结合文本进行深入分析,提升语言感知力与文学鉴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