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天下兴亡下一句是什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常被用来强调个人对国家命运的责任感。然而,很多人并不清楚这句话的出处以及完整的上下文。本文将围绕“天下兴亡”的下一句进行详细解读,并通过总结与表格的形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一、原文出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最早出自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日知录》。原文为:
>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保护国家、维护天下的责任,即使是普通百姓也有一份责任。
后来,清代学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也有类似表达:“但开风气不为师”,进一步强化了“匹夫有责”的思想。
二、常见误解与辨析
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否为古诗?
不完全是。这句话并非出自一首完整的古诗,而是出自古代文人的论述或文章,后被广泛引用并成为警句。
2. 是否有其他类似的诗句?
有。例如:
- “位卑未敢忘忧国。” —— 陆游《病起书怀》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范仲淹《岳阳楼记》
这些句子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感。
三、总结与表格
问题 | 内容 |
原文出处 | 出自顾炎武《日知录》:“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常见引用 | 龚自珍《己亥杂诗》中也有类似表达 |
是否为古诗 | 不是完整古诗,属于古代文人论述 |
下一句 | “匹夫有责” |
类似诗句 | “位卑未敢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四、结语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仅是一句激励人心的格言,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它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部分,应尽自己的责任,共同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了解其出处和背景,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句话的内涵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