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古时的 ldquo 三更 rdquo 是现在的几点钟谢了】在中国古代,人们采用的是更漏制来划分时间,即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为两小时。而“更”则是夜间计时单位,通常每更约为两小时,但具体时间因朝代和地域略有不同。
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三更”常被用来形容深夜时分,尤其是在鬼怪、离奇事件中频繁出现。那么,古时的“三更”到底对应现代的几点钟呢?
一、古代时辰与现代时间对照(简要总结)
古代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分别是:
时辰 | 现代时间 | 备注 |
子时 | 23:00 - 1:00 | 夜半,又称“子夜” |
丑时 | 1:00 - 3:00 | 鸡鸣时分 |
寅时 | 3:00 - 5:00 | 平旦,天将明 |
卯时 | 5:00 - 7:00 | 日出 |
辰时 | 7:00 - 9:00 | 早朝时 |
巳时 | 9:00 - 11:00 | 上午 |
午时 | 11:00 - 13:00 | 正午 |
未时 | 13:00 - 15:00 | 下午 |
申时 | 15:00 - 17:00 | 黄昏前 |
酉时 | 17:00 - 19:00 | 傍晚 |
戌时 | 19:00 - 21:00 | 暮色 |
亥时 | 21:00 - 23:00 | 夜深 |
二、“三更”具体对应的时间
在古代,夜晚从戌时开始,即19:00,之后依次为:
- 一更:19:00 - 21:00
- 二更:21:00 - 23:00
- 三更:23:00 - 1:00
- 四更:1:00 - 3:00
- 五更:3:00 - 5:00
因此,“三更”对应的现代时间大约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之间,也就是23:00至01:00。
三、为什么“三更”常被认为是“半夜”?
因为“三更”处于深夜时段,正是人最容易感到疲惫、困倦的时候,也是一天中最安静、最黑暗的时刻。在古代文学中,这个时间段常被用来营造神秘、诡异或浪漫的氛围,如《聊斋志异》中就有很多“三更半夜”的情节。
四、小结
项目 | 内容 |
三更含义 | 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之一 |
三更时间 | 约23:00 - 01:00(现代时间) |
对应时辰 | 子时(23:00 - 1:00) |
特点 | 夜深人静,常用于文学描写 |
如果你还在好奇“三更”到底有多黑、多静,不妨在深夜时分走出家门,感受一下古人眼中的“三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