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不及待的意思】“迫不及待”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非常急切地想要做某件事,甚至到了无法等待的地步。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使用频率较高,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更好地表达情感和态度。
一、词语总结
词义解释:
“迫不及待”意思是形容人非常急切,急于做某事,连等待的耐心都没有。通常用于表达强烈的愿望或急迫的心情。
出处:
该成语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如《三国志·魏书·钟会传》:“会(钟会)曰:‘……今大将军之威,天下所闻也,而君不以时进,乃欲缓兵,是何意也?’……会曰:‘臣虽愚,不敢不尽心,然陛下之命,不可违也。’于是遂行,未及至,而军已溃矣。……会之性,素有大志,每自比管仲、乐毅,然其才略不及,故终不能成大事。然其心之急,可谓迫不及待。”
不过现代常用版本多出自文学作品或口语表达。
感情色彩:
中性偏积极,表示一种强烈的情感或行动力,但有时也可能带有急躁的意味。
近义词:
急不可待、心急如焚、迫不及待、坐立不安
反义词:
从容不迫、慢条斯理、不慌不忙、悠然自得
二、表格对比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迫不及待 |
| 拼音 | pò bù jí dài |
| 词义 | 形容非常急切,无法等待 |
| 出处 | 多见于文学作品或口语表达 |
| 感情色彩 | 中性偏积极 |
| 使用场景 | 表达强烈的愿望或急迫心情 |
| 近义词 | 急不可待、心急如焚、坐立不安 |
| 反义词 | 从容不迫、慢条斯理、悠然自得 |
三、用法示例
1. 他一收到录取通知书,就迫不及待地收拾行李准备去学校。
2. 妈妈看到孩子平安回家,迫不及待地冲上前去拥抱。
3. 等了这么久,我迫不及待想看看这部电影。
四、注意事项
虽然“迫不及待”表达了强烈的愿望,但在某些场合中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显得过于急躁或缺乏耐心。因此,在正式或需要稳重语气的场合中,建议根据语境选择更合适的表达方式。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迫不及待”的含义、用法以及相关词汇的对比,帮助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


